朝阳区 查看科室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登记诊疗科目是否一致;检查门诊日志、病历、处方等相关操作是否规范;检查消毒产品索证及进货验收制度是否完善……4日,朝阳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走进朝阳万佳医院各科室、检查室和医疗废物暂存处,围绕依法执业情况和消毒隔离等重点内容开展逐项检查。 “探头是怎么消毒的”“你的执业范围是什么”“医疗废物有没有登记”……在彩超室里,监督所工作人员仔细询问了正在进行彩超操作医师的学习专业情况,医师演示了消毒过程;在采血室,详细查看医疗废物登记表;在眼科科室内,检查室内空气、物品表面消毒记录;在医疗废物暂存处,仔细查看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回收和设施设置等情况…… 当天,监督所工作人员全面检查了该医疗机构资质、人员资质、医疗质量及操作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及相关制度、消毒隔离工作和传染病管理工作等。最后,监督所工作人员对该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和消毒检查情况进行了反馈,认为该医疗机构总体情况良好,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并希望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强化依法行医的意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服务。 对医疗机构开展依法执业检查和消毒隔离工作,是朝阳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每日工作的“规定动作”。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相关要求,结合省市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工作部署,朝阳区全面加强了医疗服务的监督管理,综合治理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特别在落实全市“百日行动”过程中,朝阳区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全方位“围剿”医疗乱象,净化医疗市场环境。 截至目前,朝阳区已陆续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消毒产品抗(抑)菌剂、中医养生保健、医疗美容、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六个专项监督检查。检查医疗机构248家,给予行政处罚案件8起(其中超范围执业1起,已给予吊销诊疗科目的行政处罚),正在立案调查案件7起。 周密筹划 让监管常态化 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成效明显,离不开朝阳区各卫生部门的周密筹划和责任落实。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促进医疗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朝阳区卫健局以方案明确任务、明确分工、明确时限,结合实际,于4月12日召开全区医疗乱象专项整治工作大会,印发《朝阳区医疗乱象专项整治方案》。重点打击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黑诊所”、非医师行医行为、超范围执业、医师出租、出借、转让《医师执业证书》“挂证”等违法行为。同时加强对违反诊疗常规,诱导医疗和过度医疗,特别是“术中加价”等严重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建立一把手统筹抓,主管所长亲自抓,业务科长分片抓,监督员联合抓的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双向培训 监督与被监督互利共赢 随着国家法制化进程的加速,监督队伍知识也需要更新,业务素养需要提高。而执法中很多违法行为也是由于部分违法者不懂法律和不懂行业规范,所以加强监督员培训和开展行业单位培训已成为当务之急,不仅有助于提高监督队伍自身业务能力和水平,也有利于提高被监督者的法律意识,从而实现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互利双赢局面。 朝阳区每年选派业务骨干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专业培训,还通过邀请省市专家授课、剖析典型案例,讲授执法实践经验。同时以规范执法文书制作为重点,精选案例材料,适时组织开展执法案例研讨和执法案卷评查活动,促进工作人员敢办案、能办案、会办案的能力不断提升。 通过组织行业单位开展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来提高被监督者的法律意识;通过QQ群、微信等智能终端,定期发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要求;适时邀请相关执法部门开展讲座……这些切实可行的做法受到行业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同时也极大提高了被监督者的依法执业意识和法律意识。 风险排查 医疗乱象难藏于市 在朝阳区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中,除了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朝阳区各卫生部门全员出动,充分发挥卫生监督协管员“网底”作用。 朝阳区利用社区中心、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职能,通过卫生监督协管员日常巡查和信息报送,第一时间掌握医疗乱象违法行为,为案件查处提供有利线索。初步形成以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为中心,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网格,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全区卫生监督网络体系,同时卫生监督部门将查实的非法行医相关线索及时通报给卫生监督协管员,让卫生监督协管员进行实时查看非法行医行为是否反弹,实行监督与协管的双向互动。 “四项制度” 全方位规范医疗市场执业行为 ——建立“医疗机构信息公示”制度,增强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为区属医疗机构设计制作并免费发放《医疗机构卫生监督信息公示板》,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师及护士执业信息、医疗机构依法承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备案凭证、投诉电话等信息全部进行公示。通过向社会公示医疗机构的卫生监督情况,有效引进社会监督机制,为患者提供公开透明安全的就医渠道。 ——建立“公开承诺”制度,增强意识,提高自律性。为提高行业单位法律责任意识,规范自身经营行为,于今年通过签订公开承诺书、签订目标责任书来强化行业单位自律意识。与驻区500余家医疗机构签订了《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承诺书》。 ——建立医疗乱象预警制度,有效识别,防患于未然。 通过预警的发布,有效提高医疗机构的自我约束,对该区的医疗行业守法经营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建立“约谈”制度,传导压力,发挥警示作用。对辖区内医疗美容机构及民营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集体约谈,明确医疗机构的主体责任、法律责任、社会责任,让医疗机构切实感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给他们提了醒、敲了钟。针对个别不配合、不整改的,采取个别约谈方式,通过约谈,该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行为进一步得到了规范。 下一步,朝阳区将继续加大对民营医疗机构及重点单位,特别是医疗美容机构、健康体检中心、乡镇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拒不整改、情节严重的要从重从严处罚(处理),并进行通报。 全方位“围剿”医疗乱象 规范健康产业发展